主人公:男,42岁,硕士,国企高管,离异无子女,籍贯北京。
咨询特征:寻求咨询心情急迫,感觉心理压力大。
咨询项目:婚姻情感咨询
心理需求:1.拍“裸照”的动机是什么及其危害程度有多大?2.朋友关系能否挽救? 3.某女甲是否会自杀?
情感经过:主人公与某女乙是恋人,交往2年,准备结婚;2009年3月5日某女乙收到挚友某女甲寄来某女乙的裸照,某女甲并威胁某女乙如不和李姓男分手,就要跳楼。某女乙不知所措,将信件传真给北京主人公,主人公电话给某女乙了解到大部分情况,但仍不知该如何面对突发事件。
■心理咨询师作出如下引导分析——
人际关系分析(从成长经历和情感经历两方面分析)
1.某女甲:32岁,硕士学历,外资企业管理人员,高收入人士;籍贯杭州;外形漂亮。成长经历一帆风顺,情感经历复杂——曾在日本留学时,与认识的第一个男朋友同居并投入了真情,但后来发现该男友在国内有家庭妻子孩子,因而感情受到伤害,自杀未遂,与该男友分手;回国后认识了第二个男朋友,但旋即发现该男友有精神缺陷,感情二度受到挫折,同时追求完美对象的理想和倾向被破坏;之后与认识的第三个男友交往结婚至今(该男士职业医生,个人条件一般,内心有处女情结),婚姻品质一般,情感平淡,有孩子;目前与一李姓男士保持婚外情,该男士37岁,出生西北地区农村,勤奋进取,外企高管;离异有子女,并负担孩子抚养费。
2.某女乙:32岁,未婚,公务员,双硕士学位,收入一般;漂亮;人性单纯;家庭有背景地位;与某女甲的家庭是世交。某女乙与某女甲彼此信任,每天通话,无话不说。前述李姓男士曾是某女乙的第一个男朋友,两人彼此欣赏,但某女乙始终未动真情,两人分手后,经常保持联系;某女乙在一次聚会时把李介绍给挚友某女甲认识,某女甲十分爱慕李,但李内心更多爱慕某女乙,对某女甲平淡处之,某女甲疑虑某女乙仍与李藕断丝连。某女乙与主人公相识两年,虽然两地相隔,但情感稳定,准备年内结婚。
角色人格分析: 由上述关系,基本可以确定某女甲因为成长经历情感经历婚姻经历人生经历家庭环境等因素而相对处于“控制型”角色或主要角色。某女甲的人格特征符合“单中心”人格特征,以自我为中心,喜欢驾驭周围人或事物。而某女乙符合“多中心”人格特征,即既能拥有良好的自我关系,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周围人或事物。某女甲与某女乙存在潜在的人格冲突——“裸照事件”。
因果关系分析:某女甲情感心理复杂而矛盾,一方面渴望有稳定的婚姻家庭,通过拥有婚姻家庭生儿育女得到精神上传统意识方面的满足;一方面追求理想中的情感,是把婚姻和情感区分对待,没有严格界限。某女甲精神上存在迷恋异性身体的“部位”或“气味”或“人格”的可能,因此有“迷恋忠诚”心理。这样的分析是可以用来同时解释两个现象:首先是某女甲婚姻品质一般,但却不考虑离婚去嫁给李姓男士;其次某女甲迷恋李的某些生理特征或人格,从而忠诚于李,并产生“独占心理”。某女甲明知道李依然倾心于某女乙,还是对李示爱,是带有一定的“柏拉图”式的情感色彩的。还因为某女甲内心不可能完全信任李,但又拿李没有办法,因此,某女甲只能从某女乙处想办法。
动机分析:由于李对某女甲表现出的若即若离的无足轻重的态度,某女甲似乎产生了对某女乙的妒忌,并指望对某女乙突然施加压力,以拍“裸照”并对外散布裸照的方式让某女乙措手不及,同意不再与李联系。
导向与危害评估:切入点是人际关系的优先顺序,不完全是情感,因此对某女乙来说,处理“裸照”问题也要从人际关系的优先顺序出发。基于无法即时判断裸照是否已被散布,从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出发,“沟通”显然是最重要的解决办法。某女甲拍某女乙的裸照应是在后者无心理防备情况下进行的,并明知后者有固定男友即主人公且两人将要结婚,所以寄给后者裸照其实想要挟后者不要理会李;某女甲知道裸照散布的对象有限且效果很可能是相反的,所以应不至于继续实施散布,亦即散布裸照的风险小于20%;至于跳楼自杀,可能性也不到10%。
系统心理评价:
1.该“裸照”风波反映所有涉及角色没有把握好人际关系交往尺度;
2.某女甲情感心理存在“人际关系障碍”,需要接受心理辅导;
3.李姓男士事业有成,但内心世界不“富有”;
情感建议:
1.某女乙主动联系某女甲,表明自己的情感已有归属,并表明愿意帮助某女甲;同时放松“裸照”导致的紧张情绪,准确判断裸照的数量、存底和是否外泄,商量解决;
2.主人公能主动协助女友某女乙处理“裸照”事件,协助女友逐渐拉远与某女甲和李姓男士的距离。
咨询结果:主人公感到深刻系统的情感心理链条分析条理清晰评价准确,没放过任何细节,情感问题评价准确,建议方案中肯可行,欣然接受。
咨询时间:两个半小时。